From 01b845e6d402777fe03cc4dd7ed5f21af400eed1 Mon Sep 17 00:00:00 2001 From: Jason Lee Date: Tue, 4 Jan 2022 17:38:26 +0800 Subject: Improve copywriting for add spa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for files/zh-cn/web/html/element. --- files/zh-cn/web/html/element/b/index.html | 4 ++-- 1 file changed, 2 insertions(+), 2 deletions(-) (limited to 'files/zh-cn/web/html/element/b') diff --git a/files/zh-cn/web/html/element/b/index.html b/files/zh-cn/web/html/element/b/index.html index e01455a131..a9758d7016 100644 --- a/files/zh-cn/web/html/element/b/index.html +++ b/files/zh-cn/web/html/element/b/index.html @@ -11,7 +11,7 @@ tags: - 参考 translation_of: Web/HTML/Element/b --- -

HTML提醒注意(Bring Attention To)元素(<b>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到该元素的内容上(如果没有另加特别强调)。这个元素过去被认为是粗体(Boldface)元素,并且大多数浏览器仍然将文字显示为粗体。尽管如此,你不应将 <b> 元素用于显示粗体文字;替代方案是使用 CSS {{cssxref("font-weight")}} 属性来创建粗体文字。

+

HTML 提醒注意(Bring Attention To)元素(<b>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到该元素的内容上(如果没有另加特别强调)。这个元素过去被认为是粗体(Boldface)元素,并且大多数浏览器仍然将文字显示为粗体。尽管如此,你不应将 <b> 元素用于显示粗体文字;替代方案是使用 CSS {{cssxref("font-weight")}} 属性来创建粗体文字。

@@ -56,7 +56,7 @@ translation_of: Web/HTML/Element/b

不要将<b>元素与 {{HTMLElement("strong")}}、{{HTMLElement("em")}}或{{HTMLElement("mark")}}元素混淆。 {{HTMLElement("strong")}}元素表示某些重要性的文本,{{HTMLElement("em")}}强调文本,而{{HTMLElement("mark")}}元素表示某些相关性的文本。 <b>元素不传达这样的特殊语义信息;仅在没有其他合适的元素时使用它。

  • 类似的,也不要用 <b> 元素来标记标题。如果需要表示标题,请使用 {{HTMLElement("h1")}} 到 {{HTMLElement("h6")}} 标签。此外,可以通过样式表来改变这些元素的的默认样式,结果就是它们并不一定都是粗体。
  • -
  • 通过在 <b> 元素上添加 {{htmlattrxref("class")}} 属性来表示额外的语义信息是一个很好的方式(例如 <b class="lead"> 来表示段落中的第一句)。这可以在样式需要变动的情况下更轻松地处理不同应用场合的 <b> 元素,无须改动HTML。
  • +
  • 通过在 <b> 元素上添加 {{htmlattrxref("class")}} 属性来表示额外的语义信息是一个很好的方式(例如 <b class="lead"> 来表示段落中的第一句)。这可以在样式需要变动的情况下更轻松地处理不同应用场合的 <b> 元素,无须改动 HTML。
  • 以前 <b> 元素的意思就是让文本变成粗体。但从 HTML4 开始,不赞成标签表示带样式信息,于是 <b> 元素的含义发生了变化。
  • 如果不是出于语义目的而使用 <b> 元素,那么让文本显示粗体更好的方式是使用将 CSS 的 {{cssxref("font-weight")}} 属性设置为 "bold"
  • -- cgit v1.2.3-54-g00ec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