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 title: HTML 基礎 slug: Learn/Getting_started_with_the_web/HTML_basics tags: - HTML - Web - 學習 - 寫程式 - 新手 translation_of: Learn/Getting_started_with_the_web/HTML_basics ---
HTML(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),中文全名為「超文字標示語言」,是一種用來組織架構並呈現網頁內容的程式語言。網頁內容的組成,可能包含了段落、清單、圖片或表格...等。透過這篇文章,希望能幫助大家對 HTML 及其功能有基本的認識。
HTML 是一種標記語言(markup language),而非一般熟知的程式設計語言;它會告訴瀏覽器該如何呈現你的網頁──單純簡易或是極其複雜的頁面都沒問題。HTML 包含了一系列的元素({{Glossary("element", "elements")}}),而元素包含了標籤({{Glossary("tag", "tags")}})與內容(content),我們用標籤來控制內容的呈現樣貌,例如字體大小、斜體粗體、在文字或圖片設置超連結等。舉例來說,請看看以下這個句子:
My cat is very grumpy
如果我們想讓這個句子自成一個段落,那麼可以在它前後分別加上段落標籤 ({{htmlelement("p")}}),它就變成一個段落元素了:
<p>My cat is very grumpy</p>
讓我們來仔細的觀察一下,內容、標籤和元素的關係:
我們可以看到基本的架構:
元素還可以有「屬性(Attribute)」,請大家看看下面的例子:
屬性能提供更多的資訊(當然,這個資訊是幫助我們更有效及方便編輯,不會呈現在網頁上),屬性包含了屬性名稱與值,你可以利用屬性設定這個元素的色彩、對齊方式、圖表的格線等等。
屬性的組成包含:
元素裡面可以在放進元素,我們稱之為「巢狀元素(nesting element)」。例如這個句子:「我的貓有夠無敵臭臉」,若你想強調「有夠無敵」,我們就可以把「有夠無敵」這四個字自成一個顯示為粗體的元素 {{htmlelement("strong")}} :
<p>My cat is <strong>very</strong> grumpy.</p>
要注意的是,每個元素都有自己的起始和結束標籤,一層一層的包覆。所以最外層是<p> ,接著<strong> ;先結束strong元素,所以先寫</strong>,最外面才是 </p>。
<p>My cat is <strong>very grumpy.</p></strong>
如果元素的起始和結束標籤錯置(如上方),那麼瀏覽器只能自行判斷你想呈現的樣子,可能會完全不如預期!所以在做巢狀元素時要多注意唷!
有些元素沒有內容,我們稱為「空元素(empty elements)」。 以這個圖片元素 {{htmlelement("img")}} 為例:
<img src="images/firefox-icon.png" alt="My test image">
它有兩個屬性,但是沒有結束標籤,也沒有裡面的內容。因為圖片元素是直接把圖檔嵌在 HTML 網頁上。
讓我們來看看一個完整的HTML頁面它所包含的要素(以下範例的程式碼出自這篇文章:Dealing with files):
<!DOCTYPE html> <html> <head> <meta charset="utf-8"> <title>My test page</title> </head> <body> <img src="images/firefox-icon.png" alt="My test image"> </body> </html>
我們可以看到:
<!DOCTYPE html>
— 文件類型(doctype)。 在 HTML 發展初期(約莫 1991/2 的年代)文件類型是用來連結一些應遵守的規則,有點像自動校正的功能。然而,現在大家其實不太管文件類型,它就是個必須放在程式碼中的東西,現階段大家只需要知道這點就夠了。<html></html>
— <html>
元素,又被視為根元素(root element),包含了所有顯示在這個頁面上的內容。<head></head>
— <head>
元素,裡面放的是你想涵括的重要資訊,但不會顯示於網頁瀏覽者眼前的。例如,顯示於搜尋結果的關鍵字、頁面說明、CSS、字元實體集...等。<body></body>
— <body>
元素,包含了所有會顯示於網頁瀏覽者眼前的內容。 無論是文字、圖片、影面、互動遊戲...等。<meta charset="utf-8">
— 這個元素指定了你的文件使用utf-8這種字元編碼, 建議大家都要使用這個元素,它會幫助你免去許多文字無法正確呈現的煩惱。<title></title>
— 呈現於網頁瀏覽者眼前的網頁標題。再讓我們複習一下圖片元素:
<img src="images/firefox-icon.png" alt="My test image">
如同我們前面提到,圖片元素是直接把圖檔嵌在HTML網頁上,它是透過圖片來源(src
,source)這個屬性,提供了連到圖片檔案的路徑。
我們也可以加上alt
(alternative) 這個屬性。在網頁瀏覽者無法正確看到圖片時,你希望對他們呈現什麼樣的說明文字。這種狀況會發生通常是因為:
說明文字應該要好好呈現這個圖片的內容,上面這個例子就很差。好的例子像是:「Firefox Logo:有一隻狐狸繞著地球」
注意:你可以在 MDN's Accessibility landing page 查看無障礙頁面的資訊。
這個段落將為大家介紹如何標記文字(讓這些文字如何呈現)。
讓你呈現這些內容的主題,就像一本書有書名、章節名稱和副標題,一份HTML文件也有類似的概念。HTML最多可以有六層的heading, {{htmlelement("h1")}}–{{htmlelement("h6")}} ,雖然通常我們只使用3至4層:
<h1>My main title</h1> <h2>My top level heading</h2> <h3>My subheading</h3> <h4>My sub-subheading</h4>
請試試在 {{htmlelement("img")}} 上方,加上合適的heading。
如上面介紹過的,{{htmlelement("p")}} elements 包含文字段落,在呈現一般文字時,這是我們最常用到的。
<p>This is a single paragraph</p>
請試試在這裡 What should your website look like? 的圖片(<img> element)下方,加上幾段文字。
清單至少會包含兩個元素,以下是最常見的清單類,無順序性與有順序性的:
每個項目則分別放在{{htmlelement("li")}} (list item) element裡面。
例如,我們想把以下這段文字變成清單:
<p>At Mozilla, we’re a global community of technologists, thinkers, and builders working together ... </p>
寫法如下:
<p>At Mozilla, we’re a global community of</p> <ul> <li>technologists</li> <li>thinkers</li> <li>builders</li> </ul> <p>working together ... </p>
請試試在練習網頁,加上一個清單。
連結對於網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。要加上連結,我們需要用到這個元素 — {{htmlelement("a")}} — a 代表了「anchor」。要讓文字變成連結的步驟如下:
<a>Mozilla Manifesto</a>
<a href="">Mozilla Manifesto</a>
<a href="https://www.mozilla.org/zh-TW/about/manifesto/">Mozilla Manifesto</a>
網址的開頭使用https://
或 http://
(網路文字傳送標準的不同)可能會給你不一樣的結果。因此,在寫連結時,請自己先點擊過,確認無誤。
請試試在練習網頁加上一個超連結。
href
這個屬性名稱比較不直觀,不太好記,但它代表的是:hypertext reference的縮寫。
看完了以上的介紹並依照各個步驟實做,你應該能自己寫出這樣的網頁(如下, view it here):
如果哪裡卡關了,你可以隨時造訪Github上的 finished example code ,看看裡面的code和你寫的哪裡不同。
這篇文章觸及的是非常基本的HTML介紹,若你有興趣想進一步了解,歡迎參考 HTML Learning page。
{{PreviousMenuNext("Learn/Getting_started_with_the_web/Dealing_with_files", "Learn/Getting_started_with_the_web/CSS_basics", "Learn/Getting_started_with_the_web")}}